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

作者:dly(2023-09-07)


冯长根

(科技导报》2007年第25卷第9-24)


一、开场白

     当你刚刚成为硕士生、博士生时,你想过这个问题吗?我相信你想过。更多的人还会想到类似的问题:我能有一个成功的科学技术研究生涯吗?

     作为本刊主编,我愿与你聊聊这个话题。这个专栏不讨论研究生“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想谈谈“成功科研生涯”的“高楼”,是由哪样一些“构件”一层一层构建起来的,因为在现代社会,成功的科研生涯是由一些结构性的因素来保证的。本专栏要介绍它们都是什么?研究生们如何面对它们?我也不想谈中外那些耳熟能详、早已见诸各类经典书籍的走向成功的个案,他们太少了,也许不到5%,我想谈谈对于多于95%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现代社会保证他们具有成功科研生涯的一般图像。

现代社会是这样安排人们最初的成功生涯的:大约6岁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18岁上大学。这些当然就是结构性因素,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硬机遇”,它们都是以“考试”作为成功的标志。事实上,一个国家如果不给年轻人安排适当的教育机会,不仅不会出现大量的成功人士,国家也没有希望。你通过考试,就走向了下一个成功。大学往后就是念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你准备报名攻读博士学位,因为攻读博士学位,得到相应的训练对于获得科研生涯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要谈一谈你碰到的第一件事:选择导师。

  

  二、选择导师

     选择导师,实际上首先是在选择做什么研究课题。可以肯定,你对有些课题兴趣极大,热情高涨,对另一些课题毫无兴趣。使人十分无奈的当然是做别人选择给你的博士课题或博士后课题。在较好一点的情况下,你对课题相当投入,因为你已经知道你不得不做这些工作。更好的情况是,你被课题所吸引,下意识地忘却了研究工作令人厌烦的地方,集中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入研究。

     可见,成功科研生涯的最理想开端,在于从事一个引起你兴趣的科研项目。也许,识别一个你感到适应的环境值得提倡和重视,这样可使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具有幸福感。与此相比,发现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就好比选择终生伴侣。与找对象要见面一样,选择或联系一个博士点以前,访问这个博士点的实验室,与学科组长,可能的话与学科组其他成员谈谈,好处多多。大多数实验室欢迎这样的访客,因为多数申请人不会这样做。我相信你会发现这样做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如果不实地看一看,你也就不可能知道将来要做的科研是否会激起你的兴趣。这不仅仅涉及到你将要用到的技术和设备,更重要的是亲自感受实验室文化。

同样的考虑可以应用于选择你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与导师良好的工作关系当然十分重要,在你进入科学技术共同体这个新的世界的最初阶段,许多方面的体验来自导师。良好的师生之交带给你的收获,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请你记住这一点。在你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面对面,你都可能会与导师有几百次交谈,这中间你会经历高兴和激励,也会经历痛苦和失望。

  

三、与导师的交往

     你开始做实验、搞研究,你非常希望导师随时随处指导你,解决你的任何一个困惑。这往往不现实,因为导师是“忙人”,他好像总有比你正在做的研究多得多的工作。你开始担心能不能从科学技术研究中得到最好的收获。即使是二年级的博士生也会问:我的研究低于国际水平,导师还能对我感兴趣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有一条与导师交往的阳光规则:保持和导师的联系。有时博士论文做得十分不顺利,常见的原因不是你的研究水平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恰恰在于你可能把自己与导师隔离了。顺便说说,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导师的头脑中、嘴上,以及他和科学共同体中其他同事的联络网络之中,将极大地促进你寻找职业的希望和可能。导师给了你博士学位,他当然已经对你进行了评价。在读期间建立与导师愉快的联系,招聘你的单位或企业也会因此乐于接收你。

     只要你的信心与日俱增,你就不会总是在试验开始之前被导师叫去,为他要检查你每一个准备而产生心理负担。但要小心,一些博士生在导师出差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时,失去了导师意识。“导师出差了,他不会找我了,我不用找他了”,有人这样想。更糟糕的情况是,因为平时的刻苦,你在这时会松懈起来,甚至偷懒了,这时你的独立工作能力实际上虚化了。你在心里肯定地说:我还有很多时间,我控制自己没有问题。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你需要知道与导师交往的第2条规则: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不这样,导师以为你的研究工作没有什么问题,这使导师产生虚化的安全感。如果导师在出差时因为得不到你研究工作的消息而产生“看来一切顺利”的想法,肯定对你和你的研究没有益处。记住有规律地给导师发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即使是一个短信,准确告诉导师从上次以来自己有或者没有什么样的进展。一个星期通知导师一次最好,并且使之成为有规律的任务。用不着害怕对导师承认“从上次以来我还没有得到新的结果”。让导师得到自己的消息,你会成为一名幸福的博士生,因为让导师知道自己的研究进展无疑会推进你的科学研究。

     与导师交往的第3条规则是摸清导师的脾气。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比如说,他是不是一个“气冲”的人?科学家们最有特点的是他们的沉默,但沉默之中却是持续不断的脑力活动。有的导师最关心莫过于得到研究结果,也有的只是在实验和实验室活动“完全”到位才允许考虑更高水平的工作。了解导师日常处理问题的性格,你和导师的相处会更加有效。不妨听听比你到实验室年头更早的同学和同事们对导师脾性的介绍。摸清导师的脾气,这条规则的潜台词实际上关系到你使用导师的语言与导师保持联系的能力。对于有的导师,博士生不仔细挑选自己的词汇,很容易使导师产生误会。例如,博士生说,这个实验不值得再重复。到了导师的耳朵中,有可能被理解为“我马上就重做这个实验”。你的确会感到这样的理解怎么可能呢?但这种情况在学校中不断发生着,为此,对导师说话要多在词汇和词语上下点功夫,使自己对导师的话像玻璃一样透明而不至产生歧义。这样的词汇也许可以叫“导师语言”吧。为了更有效起见,你也许需要鉴别你的个性和交往技巧与导师的差别,然后一步一步地消除这些差别。作为学生,这件事的责任在你身上。请记住,你的导师带着自己的脾气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经历,你没有必要去犯一个低估自己导师的错误。

     与导师交往的第4条规则是赢得导师的尊重。懒和不可信会失去导师对你的尊重。也许你是那种简单直爽的人,但这也不太可能赢得导师的尊重。值得指出的是,缺乏信心是许多博士生的问题。在极端的情况下,与缺乏信心的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又一个缺乏信心的对话往来,会影响导师的“信心”。走出这个怪圈其实很简单,需要的仅仅是博士生对导师说:我能行!“我能行”恐怕是世界上最有份量的3个字。我个人的体会是:这3个字最能赢得导师的尊重。我有一个博士生,回应我的口头语是:老师,您放心……。这位博士生赢得了我的尊重。一个是你得到了在科学技术上重要的结果,另一个是你通过研究展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哪一个更容易赢得导师的尊重呢?答案是后一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独立工作能力第一,成果第二。我常对博士生说,独立的思考和工作能力,才能保证你成功的生涯,至于眼下的课题,虽然有些博士生还会在毕业后继续做下去,但更多的人会从事新的课题和工作。因此,不要害怕在导师面前给出自己的思考。但要注意寻找如何把自己的好想法、好建议交与导师的诀窍。这条规则并不是要求你把任何出现于你头脑中的主意都告诉导师。这样做,你很快会遭到导师的厌烦。实际上我们之中只有极少数人可能天天有好主意。要有充分的准备使自己的主意含在嘴里不说,直到你从自己的主意中已经得到某些深层次的好的东西。

与导师交往的第5条规则是稍稍有点个性。许多学生不习惯于向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如导师提出要求,有时甚至是十分顺从的。假设你已经应用了第4条规则,你实际上得到了一个直接的好处,即你处在和老师可以交互甚至“谈判”的地位,因为你的导师看重你的主意。但是请注意,你正在被训练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摆脱旧时所说的“师生”关系是有意义的。我常对自己的博士生们说,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科学研究中的同事关系。三年以后,博士生就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你要合理地评论某个论文或成果,或为自己的研究辩护。为此,你在做博士生时需要学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对导师,因为这肯定会增强你在济济一堂的专家面前时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信心。为了避免那时的尴尬,你要有点个性:做点努力,和你导师谈一谈你关于研究课题目的的个人看法;甚至大胆一点,与你导师商量商量给你的研究工作量多了还是少了,多谈谈,任何事都行。如果你不太熟悉处理和导师的这类关系,可以阅读一些处理关系一类的图书。如果学校有针对博士生如何学习的讲座或培训班,不妨先参加这些活动。这些可以告诉你如何聆听导师讲话,然后把你从阅读中或参加上述活动中得到的办法用于自己和导师的交往,你会得到你所需要的收获。相应地,一旦你的确有了个性,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你的导师一定也会感到他也得到了希望得到的东西。

     与导师交往的第6条规则是为导师写点东西。这条规则的重要性是显然的:如果你要与导师有一个好的交往关系,你需要在学术写作上相当活跃,特别是在学术论文方面。这些论文导师会在申请课题经费时用,同时这也使你增加自己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积累。科学共同体评价每一个科学技术专家就是看学术论文。最终,这也是导师希望从你的课题中得到的东西。如果你已赢得导师对你的尊重,并已对你稍有个性的交往有所熟悉,较早地给导师有质量的作品会最终让导师得到结论:在你身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是非常值得的。所以请你记住,在你的研究中一旦有了结果,就应该开始在自己的计算机中进行收集和整理。

     写作论文的第一个感觉有时会是沮丧的。你十分用心,你可能为此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但是写出来的文章感觉不够理想。我当时为导师所写的第一篇论文只涉及到一个数据,但当我把三页纸的论文交给导师时,他是那么高兴,满怀信心地强调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发现一个错误的数据是多么的重要。我从此和导师有了一个良好的关系。我在大学期间和讲课老师一起求解一个繁冗的微分方程组时,也体会到了良好师生交往的愉快。显而易见,对于科学技术专家来说,再没有比看到又有一篇带有自己姓名的新的学术论文要递交给刊物能吸引他们的关注了。

6条规则是比较难应用的,但也最容易产生奇妙的效果。首先,你的导师会产生对你的好感,会愉快地阅读你的博士论文的一稿、二稿、三稿……。想想看,这有多好!其次,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会变得相当容易,因为你研究的某些部分已经作为学术论文发表了。我在面对博士论文答辩老师时,得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博士论文是否已经发表过若干论文?回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讲是愉快的。后来的答辩内容就显得好像只是在讨论学术问题。

  

四、注意克服时间陷阱

     这里我要讲讲博士生的时间管理。试问:你能用3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吗?有一年,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调查发现,三年按时完成博士论文的记录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在某些领域,平均有2/3的全日制博士生在开题后的5年内没能完成和提交他们的博士论文。我在英国利兹大学碰到一位博士生时,已经是他读博士的第10个年头了。这样的情况的确不是令人愉快的。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很多博士生在最初会感到3年的时间太长了,甚至有一些人会感到3年的时间是很长的。其实呢,3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学校规定的那些“结构性要求”是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都不允许拖拉。但是,还是有一些原因使博士生们不能按时完成论文。毫无疑问,最致命的影响是时间陷阱。你刚刚投入研究,马上会发现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比原来打算的要长,尤其是经验不足的学生。这就需要仔细计划自己的时间。对于一个经过刻苦的硕士生学习特别是本科生直接读博士学位的学生,3年似乎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从而使预先应有计划的要求不特别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不能按时完成博士论文的一个相当常见的原因,即慢吞吞地开始自己的研究工作。多数博士生会有这个体会:研究工作的开端几乎总是比他最初预想的要慢。当然,该做的许多工作还是在等着博士生。如果没有把足够的努力用于根据需要应进行的文献调研,用于为课题建立模型,或其他博士生培养初期所要求的一些活动中,产生的后果就是遗留下的工作使你穷于对付,原先的方案、计划不可避免地落空。

     不能按时完成博士论文的第二个常见原因,是博士生对自己的工作总是不满足。你总是在思考改进自己已得到的结果。最初我就为了得到小数点后8位数的结果,在一个程序上花了过多的时间。这种情况的另一个表达是,你不能就任何一个已干的事做出结论。尽善尽美是无可指责的,但是若博士生只写他已取得的东西,他应该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这种完善性是否真正需要,或者在有限时间内计划那么多工作是否明智。

      3个常见的原因是偏离对博士生的主要要求、主攻方向。一种常见的干扰是博士生一头扎在计算机室,“黏”在计算机上过多地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这当然是由于操作计算机比其他工作要有意思得多,但随之而来就是不可避免地耽误时间,最终导致了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更为糟糕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网上看新闻或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也往往带来这样的结果:原本计划看一小会儿休息而已,但新闻太吸引人了从而由入“迷”而忘返,占用大量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学会走“回头路”,即随时能从迷人的故事和新闻中掉头止步。

     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原因,出现在数据搜集、整理不全的时候。这类博士生往往直到动手写论文时,才发现数据不足,只好停下来,进一步做实验或进行计算,而这通常会导致6~12个月的延迟。实际上,这是因处理和分析他的资料方面缺少预先计划而引起的,与此相应还包括缺少时间方面的规划。

所以,给你提个醒:别拿时间不当回事!

  

五、管理时间

     为了管好时间,你得有主动精神。眼下在各种招聘活动中,主动精神成为招聘的标准之一,已是十分流行。要在有限的3年时间内完成博士论文,你肯定得有主动精神。首先你得用心计划好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其次,还必须长期执行自己定好的计划。

     也还是有一些日常策略可以使你保持这种计划性。

     首先说一说每一天。大多数博士课题是从一个十分有希望成功的实验开始的。对于你的每一天,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模式:试着用简单的工作,开始每一天。做个简单明了的事让你的脑子进入状态,在复杂的实验面前,这样做也会让你对这一天产生信心。但注意如果大脑已经清醒就不要耽搁,深入课题研究才是正事。使你在实验室之间走来走去的事情往往会悄悄地出现,然后在不知不觉之中占去了你的一天。比如,你感到你得去图书馆看看近期的专业期刊或者需要整理整理自己的实验台,但如果你面临的是写作和实验,你就必须控制自己,首先进行做实验、写论文这样的重点工作。

     在你的一天中要腾出时间让自己换换脑子。让大脑像呼吸器官一样有“呼吸”间隙是有益的。一天之中抽点时间坐下来,回顾回顾自己的工作,与在实际中完成这些工作是一样重要的。15分钟的散步对于提升你大脑中的氧水平会有奇妙的作用,通常这就是产生“灵感”的时候。

     试着使自己在结束一天时,能得到正面的产出。如果幸运的话,你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得到一个好结果或者一个好主意。这肯定会促进你第二天早间的工作。但是,相当一些时候,在一天结束时,恰恰是你最不幸运的时候:实验没有结束。请记住,失败的概率和成功的概率总是差不多的。

     你最大的敌人是疲劳。疲劳降低工作效率,使研究工作倾向于更多的误差。这个时候也易于产生自我怀疑。所以,如果你累了,离开实验室休息休息吧。如果可以,使你的住房成为一个缓解工作压力的空间。

     有的实验要等较长的时间才有结果,有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实验结果才哗哗地出来。记住,不是所有你干的工作都会变成金子。有些机遇也不可能“计划”出来,它们极有可能在你最不关注的时候出现了。如果某一天你的工作就是不见好,换一件事儿做做,以便你在傍晚离开实验室时仍然兴致高高的,即使这个事儿就是准备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也值得。你至少有了些许的成就感。这里的诀窍是,做点事,任何事,只要这件事有利于你的课题,有利于提高你的兴致。每天结束研究时记住利用几分钟想一想第二天的工作,然后记下来。

     如果你发觉你的日常工作计划有点儿走样了,试着改变一下日程是有好处的。你可以时常试试在实验室晚走一会儿,或清晨特别早地开始新的一天。即使一天的工作时间还是那么多,这样做仍然会使你感觉特别好。而且,大清早或深夜里也没有那么多人打扰你。

     再说说每一个阶段。就像高速公路上时不时就有里程碑一样,在攻博之中,有许多这样的里程碑。也许你很幸运,有一个常常检查你进度的指导老师,但即使这样你也要为自己树起一些里程碑,即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的截止期是自设的(“人为”的)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这些目标的确能够激励你。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哪些是可以在星期五之前完成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肯定使你有一个愉快的周末。到这时你也肯定会感叹:使劲儿工作是值得的。

     细心的博士生一定会遇到一个似乎使人灰心丧气的现实:你面前的科学,以及任何一种科学,只能以类似“婴孩”的步伐向前推进。的确如此,没有一个研究和实验是以其他方式进行的。学会与此一道“生活”是很重要的。认清这个现实其实有助于你规划好任务和目标:你处理你的工作“重压”,去掉工作“负载”,只能采用以螺丝刀把螺丝钉一圈一圈拧入一定的深度的方式。饭一口一口吃,路一小步一小步走。有经验的研究者清楚,要到课题或项目的最后一年才会等到80%的好结果。你不妨试着问一问身边年长的研究者,他们有什么样的体会。

现在要问一问:当有意外或“不速之客”这样的事时,如何保持自己正在运行的“火车”仍在“轨”?头一件事,要学会在每一个新的“拐角”期待或留意某种耽搁和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回头看这个办法是不错的,这是重新认识已成功的新技巧的好机会。还要记住,如果实验工作出了个大错也不必恐慌。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会处理意外之事正是对你的科学训练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同时,你会有情绪十分低落的时候,克服它的最好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与人谈谈。1980年我刚开始攻博,有2个多月时间我“卡壳”于求解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在十分无助的情况下,我想到了不妨与人谈谈我遇到的问题。由此得到了好心人的指点,我的信心大大增加,工作也有了起色。不管做什么,你得与人交谈,和谁谈都行。

     要得到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你要有最坏的打算。但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最基本的那些事:吃好,睡好,锻炼锻炼,以及及时休闲。为了有良好的研究进展,你得保持充沛的精神、新鲜的劲头,这样你将来提供给就业机构的是一个有蓬勃创造力的青年,一个有主动精神的人!

     最后谈谈“弹钢琴”,也就是说,你应该在攻博期间学会在同时应付若干件事,就像弹钢琴的音乐家训练自己的10个手指头。你也许要练习若干个月,练来,练去。掌握这个本领没有捷径,但也可以举出几条简单的规则。

     一是凡事要有条理,与博士论文有关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想一想,如果你不知道在哪儿找出你的东西,你肯定会浪费无数的时间试图找到样品、试纸、某个实验结果记录。做一个有条理的人吧,使你自己在几乎是放一只茶杯到桌子上的短时间里就能确定你要用的物品在哪。这样的高效反过来会赋予你作博士论文一个附加值:你保持了攻博动力丝毫无损。如果要让我对你的文件和存放物提个建议,那就是让你的文件夹和存放物有标笺以及举手可及。

     二是与你实验和研究有关的存货与供货要足。在计划一个实验时,你不妨制订一个确定的你所需物品的清单,并标出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们、储存它们。也许这种准备的时间要比你实际做实验的时间长,但有经验的研究者都知道预先准备的核心价值。这样做避免了在实验当天由于一个小小的实验件的缺失而导致的不必要的耽搁。

     三是不要希望为每一件不测事件都做好准备,这肯定浪费时间、金钱、精力。一个好“钢琴手”总是等一等,直到有十分把握可以做出是否实验的决定,此时,他才开始做各种准备。同时,好“钢琴手”对于所有在做博士论文时需要做的其他事务,也一件不丢地开展起来。还要不间断地评估这些事是否值得做下去。为此,你要在几乎数不尽的有关事务面前盯住你课题的目的不放。

     四是记住偏离目标是很容易的。有时候放弃一个方法只是因为看起来它较为困难。然而这个方法可能就是你所需要的。这里就要引用到一句名言:思想要解放。试一试具备一个开放的心胸,以及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耳朵。

     五是制订计划要实际,不要把一天内做不完的事务都列入计划。傍晚,当一天的工作刚完毕还挺新鲜时,做一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

     在练习做科研“弹钢琴”时,最好一个时间做一件事,做好它。先在无关紧要的事儿上练一练。如果你已经有信心,不妨从平行地做两个实验开始,接着3个、4个。记住,安全第一。只做安全的实验,起先慢慢地做,做好它。急匆匆地做,做得太多,会带来灾难。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得到了实验结果,要确保实验输出已经达到了发表它们的质量。否则到要写论文时只能重做实验!

六、文献搜索与阅读

     无论科学家怎样勤奋地工作,科研项目的进展通常就是那么慢慢吞吞的。但是,今天全世界科学家的人数已经难以计数,规模巨大。这就意味着要与这支庞大的队伍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保持耳聪目明,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个博士生,你的目标除了在你的研究领域成为世界级的专家,别无他求。你必须了解你研究中的各种资料。一大堆一大堆复印来的文献是你经常会面临的场景,稍有不慎,它们就会变成乱七八糟一大堆。一旦你真的面临这样一大叠一大叠并没有阅读过的学术论文,你绝有可能再不会从头到尾一篇一篇地阅读。为了达到博士研究工作中有价值的阅读,你要有一些实用方法。养成了持续不断的高效阅读习惯,才能够说你已经使庞大的处于日益扩展之中的科技文献显得有了点儿管理性。

     要训练自己具备进行日常文献搜索的组织能力。搞一次文献搜索是不难的,你会收集到许多文献,但要注意两次这样的文献搜索之间的时间不要太长,你会因为收获太丰而使这些新学术论文在一个星期内根本不可能阅读完毕,一叠一叠没有阅读的文献就这样越长越高。《科学引文索引》以及学术期刊数据库,比如各高校图书馆广泛使用的检索光盘和在线检索都使文献搜索这块难啃的骨头成为香喷喷的蛋糕。但是,不管这些软件有多好,不管网络检索有多么方便,你仍然必须清楚准确地知道你要搜索的对象。编写一个确定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清单大有益处,在你于清单中写准科学词汇之际,也别忘了写上几个知名专家的名字。现在,你的下一步就只是要记住到搜索工具上去“调出”所有新的论文。这种周期性的“突击”正是及时应对“文献爆炸”的好路子。有一些期刊每周利用电子邮件免费发送论文,可以作为到数据库中搞一次“突击”的补充,保证你始终得到新的文章。如果这是一个你所在科学共同体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期刊,这种方法是十分值得的。但是,预订这样的期刊过多的话,你的电子邮箱马上就会因为像挨了一串炮弹一样显示没完没了的论文页面,你可能根本不会想起来哪怕是瞧一眼这些页面。

     说你的搜索工具局限太多,你可能会嫌这样的担心过于唠叨,但是请记住别忘了时不时地强迫自己到图书馆去一去,让你的本能引导你走到专业书架之间。要到真正的图书馆去,浏览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和书籍。要知道,专业领域中真正可靠的知识不只限于在Google网站上搜索。记得我常常去利兹大学的图书馆,在书架之间常得到意想不到的相关收获。这种运气有多好!

     在你从事一个新的专业研究时,得到该专业相关图象的另一个快捷的方法是从你手中已有的1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这部分开始搜索。同时,你还可以从最近发表的综述文章开始搜索。从相关的引用关系开始搜索,会带来完美的文献追踪。在这件事上,英文版的《科学引文索引》功能最强。在我开始博士论文研究时,就是从我导师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志》上的10多篇论文,利用《科学引文索引》,漂亮地完成了文献搜索。有些实验室在网站上公开自己专业相关课题自己实验室和不是自己实验室的学术论文清单,这就更好。

     现在就得谈谈阅读了。你打算把收集到的论文都看一看,你要的其实是“时不时地阅读”。你从计算机上下载了论文,你也许希望把论文打印出来,放在桌子上。如果这样,绝不要使这堆论文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长”得太高。很快你会忘了这些论文究竟有用没用。在博士研究中最坏的“鬼怪”恐怕就是这样一堆论文了。简单的做法,就是把这一大堆论文分为“基本的”、“有时间可以读一读的”以及“天知道我为什么要打印这一篇论文?”三类。这可以帮助你把论文放得更为有序,使你可以较为容易地找到你需要的论文。另一个方法是在计算机中把各篇论文的PDF分分类。也不一定要把论文打印出来,同一篇文章也可以在计算机上阅读。

     即使是经过分类,必须看的论文也可能还是一大堆。如果你平时看书速度慢,那么提高你的阅读速度是第一件要事。常练练使自己一眼能看半行甚至一行,避免老看同一行字或短语。你可能不会意识到,其实许多人会反复看同一行字或短语词组。随着你的阅读速度的提高,你的理解能力也会提高。这是因为整句句子比起零碎的单词,对你的大脑会产生更有意义的刺激。经过练习,你会发现你在阅读时会有专门关注的技能,你不自觉地关注那些可以敲响你大脑中要你慢下来仔细阅读的“闹铃”般的单词和词组。对于有一些(少量的)论文,你一定会想到要坐下来仔仔细细地阅读,但你从中所寻找的信息类别不会超过个位数。如果时间太紧,不妨只看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直至阅读到与你所需最相关的那个部分。这里也可能是作者放入最优资料的地方。

     找个最适合你的时间和地方进行阅读。当然,如果已经太累了或者根本看不进去,就不要阅读了。最好的阅读政策是在得到最重要的新学术论文时,趁热马上很快很认真且稍带欣赏性地阅读一遍。这样做,至少使你在更为详细地分析性阅读这篇论文之前有了认真的一瞥。这样的快速阅读能力也可以使你有一种警惕:避免我们常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即有影响的同事嚷嚷某篇被炒热的学术论文大家都得看一看。我们应该学会挑剔式的阅读。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导致很长很长的“路”。另一些不太起眼的论文读不读?背景资料读不读?比如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挑一个静静的地方,利用两个实验之间短短的20分钟休息之时阅读一些不紧迫的资料。抓紧时间进行阅读的话,你一定会惊奇地看到,在若干个星期这样的时间之内,你的阅读积累已经使相当多的学术论文及其要点进入了你的大脑。

七、撰写进展报告

     即使是在攻博的最初阶段,导师或者学校也会要求你写研究工作的进展报告。这时候博士生往往会想:我有什么好写的呢?根据我的经验,即使研究的东西才那么一点点,也肯定有丰富的东西可以写。“写!一定要写”,我常常对博士生说。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吗?我会告诉我的博士生,在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的第一年,你收获和积累的绝不是盼望中的结果,相反,第一年往往是博士生在实验室研究工作正常之前开始处处碰头以至犯错误的时期。当然,对有些人也许会有些例外,这些人在读硕士期间把可能的错误已经走了一遍,另一些人在攻博以前已经有了丰富的工厂企业经历。

     先不说刚进入实验室好几个星期的混乱,在你攻博的第一年你有什么可以说的呢?没错,作为博士生,你一时心里没底。但大多数博士生很快会认识到这样一个年度报告,实际上是自己攻博的“转折点”。再者,你会发现,写作实际上使人那么陶醉。无论是以学位论文的格式,还是以期刊论文的格式,你被要求写或长或短的进展报告。不管这个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挑战,请你记住,这是你有时间考虑而且必须考虑你迄今全部科研行动的第一次,你要想明白已经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开始写进展报告,是可取的。这是论文中相对容易写的一部分,且不至于写成长篇大论。这部分在导师或有人问到你的研究方案时显得特别有用。记住,这部分里只写你如何完成你已经做的工作,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做。

     最难写的内容之一当属“引言”部分。在这里,你要讲清楚为什么你的课题值得你花费3年的时间,还有为搞研究所需花费的经费。你可以在“引言”中尝试着描绘这样一个图像:你试图在浩瀚的文献资料中填补一个空白。

     可以肯定,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哪怕只是最近的10年之中,与你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已是过多了。时间越久,文献越过多。那么,从哪一年开始讲课题? 你可以开出一个最短的文献清单,它们应该属于你必须提到的里程碑性质的、基石性质的论文。围绕这些重要的学术论文,撰写你的“引言”。小心不要在引言结束时给出过于“丰富”的参考文献清单,以至于没有人会相信你真的读过这些文章。请注意,列入参考文献清单中的论文意味着你已经阅读(参考)过它们。在每一个重要的观点上,你只需给出1~2篇关键的参考文献就行了,且最好是那些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上最近所发表的文献。

     引言”写到这时,你会发现你仍然徘徊在“结果”如何写。“结果怎么写啊!”就像一句台词反复从台上传来。这么早写结果,实际上你已被允许把已经得到的结果进行详尽阐述。如果必要,你可以把细节写得稍稍有点过分细,从而把迄今已经得到的结果“自豪”地写出来。例如,结果中可以包括一些近期研究中预备性实验的结果,或者设计一个新的表格或图,让读者能解释你已经得到的结果。试着把结果归并或分类,给个小标题。它早晚会成为你博士论文的某一章。甚至设计一些表格把别人的同类结果与你的结果放一起,让读者(老师)可以作比较。在博士论文的第一年就总结自己的结果的确有难度,且当年的一些结果极有可能最终也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出现。但这些工作使你思考。记住只是一个一个描述结果,描述完一个,再描述下一个。此时不必有“讨论”。

     进展报告中要有“讨论”。“讨论”这部分是你向读者介绍在课题所限的范围内你做了什么,然后说明这些结果的意义。在博士论文的早期,“讨论”是一件难事,极有可能成为有关你下一步工作的思考的“垃圾”堆。在列举许多不同的实验工作及结果时,如果你没有找到这些信息中的某种“线索”,简单罗列它们肯定会使你自己不满意。试着深刻地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在我有限的时间内我能够实际地达到什么目标? 过不了多久,你就要把攻博期间一点一滴的工作“串”成一个整体,即博士论文草稿,且撰写工作天天会有(如果要按时完成和提交博士论文)。最好把明显必须达到的研究结果、明显要做的实验研究写得非常详细,简单提一提具有“风险”性质,即有可能用不着研究的其他的情况。

     有时在博士答辩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答辩委员十分认真地发表意见,把你实际上认为并不重要的另一条研究路线,大加赞赏。这当然会使你吃一惊,但所有的人都会马上明白,事实上你自己也已经在“讨论”中提到了这条研究路线。这里的窍门有点儿像打高尔夫球,弄清楚高尔夫球的穴,也许在这个阶段这样的“穴”有许多,在“讨论”中都要提一提。在你最终的博士论文答辩中,这些“穴”往往会引导答辩委员对你提尖锐问题。

     写完进展报告的“讨论”,不要忘了写一段“结论”,简明扼要地说明你的报告的要点。养成不写结论总感到研究工作并不完整的习惯,会使你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引导你走向成功的科研生涯。在最终完成进展报告以前,还要写一个“摘要”,虽然它是报告中最短的一部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在后续“主编心语”中还要讲到摘要。

这是你攻博第一年的进展报告,它是你博士论文或最后一年进展报告的一块“跳板”。记住,时间很快会过去,你撰写博士论文或者最后一年进展报告的时间一定会来得比你的期待快许多,第一年末写个进展报告无非是为你最终的期待建造一个“山下营地”,以便你很快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八、口头报告

     成功的口头报告并不只是细心准备投影用的幻灯片。请记住,这仍然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脑力劳动。经常看到博士生准备第一次口头报告时焦急而又不知如何办。我想大家都不会愿意在导师让你作口头报告的头天晚上睡不好觉或在睡梦中惊醒。

     你一定还记得你在高考答试题时的情况。很显然,那时你情绪饱满、动机清晰,力争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的心情因此过于紧张,你的临场发挥会受到影响。在做口头报告时也一样,渴望给大家一个好印象的心情会使你丢掉一些该说的,说错一些不该错的。还有另一个极端的情况:你在口头报告前做了许多次练习,到了第二天要做报告时,你又轻视这次口头报告,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认真分析起来,大多数博士生大概处在这两个极端状况的中间:既不过分激动,也不过分轻视。值得推荐的是,这两种状况你可以都具备一些,而且同时应用到你要做的口头学术报告之中。也就是说,你登上了一架飞机,但你既是“战斗飞行员”,又是“头等舱乘客”。在认真准备口头报告之后,这种不寻常的状况是可以达到的,至少这一次你肯定行。经过较长时间的口头报告实践,你的口头报告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会达到可以获奖的程度。

     在做口头报告之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你作任何准备之前,先想明白你究竟有什么发现?十分仔细地挑选挑选哪些要讲出来?哪些不用讲出来?尤其要好好想一想,在已经得到的结果中,哪些是单薄的?显然,“单薄的结果”往往首先遭遇“攻击”。口头报告的时间一般不长,你不会有充分的时间把自己解释完美,即使你非常看重与这个结果相关的实验,你也得勇敢地略过它,甚至根本不提。当然,若你研究中的某一点正等待别人的看法和建议,那么在口头报告中,要让听众明显感到你需要反馈。大家了解了你们口头报告的风格之后,肯定会有人在报告之后和你谈一谈。

     充分了解你所讲课题的各方面知识。你站在讲台上,听众都会把你看作本领域的一位“专家”,听众中会冒出一些超出你的研究工作的问题。也许,你真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口头报告“镇”住听众,避开这种情况,但只有直接承认你不知道才是最好的回答。记住,当你被听众的尖锐问题所笼罩而无措时,你在阅读上的欠缺是十分明显的。答案是:阅读在先,不要遗憾在后。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阅读所有的论文,不妨阅读论文的摘要,以便知道信息梗概和关键词。能够说出一些关键词作为回答,也还能挽回你做报告当天的“失败”。

     口头报告也需要计划计划。一个“三步曲”的老套套是管用的。先是告诉大家自己今天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它讲出来。最终告诉大家自己今天讲了什么。若要保证自己的口头报告能让听众明白,就得使报告的幻灯片吸引人。一旦听众的眼光开始“做小动作”,你的信息只能靠他们的耳朵产生作用。然而,耳朵在使信息进入大脑方面远不如眼睛有效。请记住,不要让一张幻灯片停留太长时间——不要要求听众很长时间看一张幻灯片,也不要要求听众在现场阅读太长的文字。以英文为例,在一张幻灯上放5行英文,17个英文单词是最合适的。把幻灯片上的图象打印在大小刚好占满一张的A4纸上,放在地板上,你站着看它不累,说明这张幻灯片的字体大小、多少或者信息显示密度是合适的。没有经验的博士生经常犯的另一个“雄心壮志”式的错误是,期望自己能在10分钟内讲完100张幻灯片的内容。6秒钟换一张幻灯片,你想一想是不是转换太快?这不可能,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电视/广播播音员,1分钟以正常速度只能读160~170个字。也不要寄希望在作报告时完成从100张中挑选10多张的任务,这应该在准备时完成。从许多成功的口头报告看,把自己的研究工作,讲成一个小小的“编年史”式的故事是合适的。在其中夹带些许画面上的或声音上的“花絮”能增加报告的吸引力,帮助听众对你的报告产生热情。

     多一点专业和职业意识。不要让人从你打开幻灯片起就打下你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的烙印。若这样,他们为什么要坐下来听你的报告?科学技术与许多其他职业一样,都像运动场上的一幅图像,人们熙熙攘攘,不会对你有所注意,直到号令枪响起,人们才会看究竟谁跑了第一。今天,多数学术报告用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软件做,与其相配的投影仪到处都有。早先我用的是地道的幻灯片,做报告时极担心幻灯片放出来后图像是倒的,PowerPoint没有这个问题。为了怕CD或移动硬盘临时出问题,你可以(对重要的学术报告)把PowerPoint做成彩色的透明投影片,出差或外出作报告时备带着。有时候,你也能看到即使是有经验的学术会议主讲人,碰到打不开PowerPoint软件,在台上急出汗来的尴尬情形。

     做口头报告之前练一练,勇敢点,念大声。我有一位博士生第一次作口头报告,由于声音太轻,把他的其他努力都掩盖了。这样不合算。后来到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时,他信心足了,声音也响了。为了把握好时间,你有必要在练习时多走几遍“彩排”。写下你准备说明的每个字不是好办法,在作口头报告时你就会被它局限成“念一遍”。这样的报告是没有味的。也不要把要说的每个字放到PowerPoint幻灯片上,照着念。较好的做法是,在你认为满意的PowerPoint幻灯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解它,不重复说投影出来的文字。如果有一些信息不在投影出来的文字上,怕忘了,你可以打印一份讲稿,与投影片顺序一一对应,但上面应该加黑打印针对这一页的提醒自己的关键词,以及你要说的其他信息。我指导博士生做讲稿时,通常要求他/她把A4纸的上半页放投影出去的幻灯片图像,下半部才是打印提醒自己的文字,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作报告时需要不断地寻找准确的位置,因为你的讲稿就在你眼前,且和投影是一模一样的,你用不了一二秒钟就能找到准确的位置。看起来就像你一边和听众交谈,一边像你扫描听众那样扫描了一下讲稿。这就显得相当职业化了。

充满信心做口头报告。现在,你的准备已经充分,剩下的一件事就是做报告。请记住做报告是一件脑力活。如果你做的是一个短报告(一般导师都这么要求),你也就是有20分钟。在上讲台之前,应该下意识地释放一下你的紧张情绪,喝口水,跟人说句话。站到了讲台上,就要信心十足。试着在作报告时,情绪既紧张饱满,又轻松活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在做报告前一定要练一练,体会一下这种感觉。我祝你第一次口头报告就十分成功。

  

九、写论文

     博士生在进入课题研究后会感到总是不想动手写论文。搞科学研究让人筋疲力尽,而这又恰恰是推进科研、得到成果的伴生物。即使每周5天的工作,也只是使科学技术总“房产”中多了几个平方厘米。多数科研人员总是被一股力量推着回到所从事课题的狭小专业范围以内,专于此,长于此。请记住,只有迅速发表你所发现的科学技术成果,否则,这个虚拟的“几个平方厘米”的“房产”只是幻想。不发表研究成果,你肯定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房产”,大大少于想象中的那么多。迅速发表科研所得,除了其他科研人员会从你的成果起步得到新的启迪外,由于学术论文得分,你的事业愿景还将增加积累,这有多好!相反而言,大家都不发表论文,你所在高校、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地位可能会逐渐消失。你一定不会希望这种结果出现。

     有的博士生会说,再等一等写吧,我在核查我的结果,或者我还要积存一些结果,以便给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投稿。这多少是合适的。但是,有的博士生因为“陷”入使课题走向“深”处的希望,而不把已得到的结果与发表这些结果的主意联系起来,也有的博士生总觉得做实验比在键盘上写论文要容易、要重要。这些是否合适呢?不坐下来发表结果,实际上正在忘记我们研究的目的。你一定记得,当爆炸性的新数据出现于学术会议讲台上,加上一堆幻灯片和花花俏俏的装饰性文字图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我们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但是,除非学术论文最终出现于科学共同体眼前(也就是学术期刊上),又有谁真正相信这些新数据呢?我们会说,也许他们没有能力确认这些。

     如何及时、快速地写作论文呢?

     要以成功之处作为聚焦点。赢者不能只记住使科研有起色的起初一、二次实验。它们可能并非最重要。请注意积累和发展对那些有可能使自己得到一篇厚实论文的重要问题的认识,尽管它们可能在求解中非常困难。

     准备一些曲线图。一旦得到一个可发表的结果,马上就做一个曲线图或者数据表格,同时写明标题。什么是可发表的结果呢?首先,它是能够引起你指导教师关注和兴奋的可重复的结果,其次它是你确信为“真实”的结果,因为你自己已经证明了它。

马上做出曲线图来,你有可能一段时间里不再理会这些结果。这样做,不仅使你在计算机上随时使用ExcelPhotoshop这些功能软件的半个小时不再是“虚度”时光,得到了效率,而且还避免了一个令人害怕的思想,即等着在某一天把所有的图表都由草图草表准备出来。

马上做出来的另一个缺陷是,如果你得到的是有待挑选的许多相似的结果,你也许会“哄骗”自己早晚有一天你有空时再返回到这些相似结果,挑选最适合展示你研究的结果作曲线图。你可能做不到。你还是应该在得到结果的当时就选择好这个你中意的结果,并且牢牢地相信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整理好参考文献。你开始写论文了,我的经验是在动笔之前,再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把要在“引言”中用到的极大多数文献和资料,放在一起。如果你幸运的话,在你的领域肯定已有许多文献,把大量最新的、几乎涉及到你研究领域中方方面面的参考文献,用作了这些文献的“参考文献”。这大大减少了你搜索文献的工作。我在英国利兹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就享受到了这种文献提供的恩惠,几本专著、4篇综述文章以及导师先前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10多篇学术论文,这其中所列的参考文献,几乎包括了我所做课题的“全部”经典的以及最新的文献。请记住,不要与它们失之交臂。同时,必须至少读一遍你引用的文献,读清楚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你的论文后面所放的任何一篇论文,是你“参考”过的,所以才叫做“参考文献”。

      记住自己的目的。经常提醒“自己早上起来就写学术论文”的目的。即使你其实并不清楚这是不是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后一篇论文,也要提醒自己写论文的目的。我们高效的大脑思索能力中,会产生一个接一个的“打算”,写论文是一个极好的打算,你怎么样才能从脑子中取掉这个“打算”,动手开始下一个“打算”呢?办法只有一个,记住这个目的,写完这一篇论文。

     暂时取掉实验室的影子。你现在明白了上面这段话的含义,但你还必须跨过另一个“篱笆”:说服自己,使自己放心地意识到在实验室中你现在处在一个并不紧急的时刻。我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博士生总是在实验室中。“实验工作太忙了”,他们会说。是的,在许多工作毫无头绪、特别是工作有点差错的时候,实验室工作几乎让人疯狂。在许多时间里,下一个实验看起来总是马上就要完成的样子。但是,即使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某个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进展其实也没有这样的快。找时间写一篇学术论文,其实和找时间参与一次有意义的旅游一样,需要一种宽广的眼光。也就是说,你必须有一种眼光:你的工作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旅游而停了。许多人有一个体会,旅游反而增加了工作效率。在你写完一篇学术论文的时候,你很有可能自信心大大增强,研究工作有了更多起色。

设定一个截止期。请记住,要是从实验结果明显看出来在同一件事上还有6个月左右的实验等着你做,你决不可能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你只能写已经得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挑选一个严格的投送论文的截止期。借助于这个办法,你会把除了写论文以外的所有事都放下。这样一来也容易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结果之间的联系或间隙,也避免了自己被毫无关系的实验路线和方法所吸引,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十、出论文

     认真推敲的句子是一个极具威力的交流手段。然而,作为初次尝试撰写论文的作者,与写一篇学位论文相比,写出一篇论文肯定要容易些,人们为此而宽恕你。诚然,写几页文字总是比积累数百页文字要容易。但是,论文也需要质量,质量来自一定的数量。一篇好的文章,与相应的一篇学位论文相比较有可能用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者,一旦写成,还要有较长一段时间你才能得到论文抽印本。

     用相当一段时间,琢磨琢磨,在你酝酿之中的论文中应该包含什么,什么是论文中要反映的主要信息,在自己得到的结果中,哪个结果最支持上述问题的答案。把已经得到的结果选择出来,列一个清单,你恐怕会发现你的结果并不全,或者你的数据、图表、统计分析也不到可以成文的程度。下一步思索一下你的论文的边界,但不要在论文内容取舍上犹豫过久。不管你最终决定了什么,你一定期望你的合作作者、论文编辑、论文审稿人会提出要求,说你的论文还要包含一些内容进去。事实上,在导师和我1982年发表的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中,在我得到的许多结果中只有一个数据被写入了论文。所以,写论文一定要有明确的选择性,只有十分相关的材料才被写入论文中。请接受这样一个概念,那些在你头脑中认为足可以写出一小节的思考,也许最终也才是印刷页上的一句话。另一个令你十分生气的事实是,你辛苦得到的某个特殊结果,最终并没有被写入论文中。

     在开始动笔前,注意把所有插图和表格准备好。接下来把文论的要点一一考虑清楚,没有这些要点,你恐怕不可能期望写出有意义的文字来。要点要十分简单,且十分明确地标上“一、二、三”等序号。论文中不要有一句话是含糊不清的。尽可能多地把非主要文字从论文的正文中拿出来,放到“方法”这一节或插图和表格的标题以及图注表注之中,例如“所示实验装置的各个部分名称”这样的材料可以不必写入正文。正文中只写研究结果中的那些“坚果仁”和“过筛的谷子”。这给了读者一个自由:如果他感兴趣,他会去关注那些额外的细节,否则,他可只读正文。这样一来,你的正文也显得流利多了。时不时地提醒一下自己,把结果这一节写简单一些,其含义其实就是把你的笔墨主要用于描述清楚你得到的图、表的含义,除此再没有什么了。请记住,甚至是一个老练的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始终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解释结果时,丢掉所有有意无意的“假设”,除此以外,要“解释”所有的结果。请记住一个事实:在这篇论文上,你是专家!不会有人了解得比你多。

     引言”这一节放在“讨论”这一节之前写有一个好处,即你始终十分清楚研究将处于本课题大背景的哪一个位置之中。另一件十分有益的做法是在写“讨论”这一节之前,重新读一遍“引言”。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工作缺失,也有助于避免论文中出现矛盾。准备发表的学术论文不是年终工作报告,你的引言要扼要,要达意,且围绕“要点”。引言中只严格使用非常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于你的结果,大多数科学家关心他们眼中你的结果意味着什么甚于你说的这些结果意味着什么。即使如此,“讨论”这一节就是你论文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在这里,你得到了为你的结果“说好话”的权利。如果你确实相信自己的论文是准确表达了结果的,你显然希望读者接受你的结论以及你的结果。请记住一点,夸大自己的结论是十分容易的,但你在无意之中远离了真理。下个决心吧,永远做一个严肃认真的讨论者。任何对结果的意义的夸大,都会被你导师发现,你最终会认识到,在“讨论”这个地方,并不是你应该“激动”的地方。在你当天的“食谱”中,应该只有“严肃”和“心胸开放”这两道“菜”。试着讨论所有可以合情合理解释你的结果的方方面面。如果怀疑自己的解释言

达意,就让你的结果自己说话。对于第一次写论文的人,别忘了,你首先是写给编辑和审稿人看的,他们会比你明白得多。

  

  十一、对论文的反馈

     你得到了论文的第一稿,你实际上完成了论文最难的工作。实在说来,余下的事,无非就是根据别人的建议(或要求),对论文作一些修改。一旦写成第一稿,应该马上交给导师,最好说服导师在电子版本上用红色标记修改你的论文。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作者,你着实需要他们的批评性输入。在我指导的博士生中,最初写论文时的不足,首先是不懂论文的结构和组成;其次是不知道如何开展讨论;第三是把局部当成全局,喜爱把所有的结论往十全十美的方向说(使用的语言太“满”),比如说,实际上只有一二个人,他会说是“许多人”,实际上只是“好”,他会说成“很好”、“非常好”,诸如此类;第四是不会写结论,一种情况是没有抽象能力,提炼不出结论来,另一种情况是不知道结论是什么样子的,写出来的结论与讨论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导师的反馈也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他会说“你的结果不可能支持这个结果”,这时你最好作这样的回答:“是吗?我以为可以支持它”。二是他会问你:“你真的认为’结果表明……’吗?”或者“你真的认为,‘从结果可以看出………’吗?”。

     现在你根据导师的意见修改了论文的第一稿,等待第二稿、第三稿得到许可。在寄出稿件之前的期间,你还会碰到另一些人,即你的合作作者。当然,在稿件投给学术期刊之前,他们应该有机会读一遍该文并提出意见。记住,即使是一个小人物,他也肯定能指出一些大手笔们没有注意到的不规则之处。和一个外地(特别是远处)的合作作者打交道比与一个你隔壁办公室中的合作作者打交道,不方便得多。如果合作作者同时也在起草该论文中的一个章节,事情会变得麻烦起来,更不要说有时其中一位合作作者会在国外。这样的国际合作现在多起来了。你需要有耐心,并事先做好花费时间征求合作作者的修改意见的多种准备。

     随着工作经历的积累,你撰写学术论文肯定会越来越快。一般说来,第一篇学术论文会让你卷入7天时间。在有合作作者的情况下,最好最有效率的做法是,只送给他(他们)图(或者还有一些表格),连带送出一份这样的文稿:文稿中只有充分说明这些图、表含义(你对图的解释)的文字,向他们征求适当的参考文献的提问性文字,各部分之间的空格则等待他们填满具有完整句子结构的说明。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也决定于你对文稿的感觉。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做,你在独自写作中出现的罗罗嗦嗦毫无价值或者过于详细的语句会得到合作者的修改,节约了时间,也会使合作者们向你反馈他们意见的日子提前。记住,没有外来的输入,你闲等在独自写成的文稿上的时间越长,你浪费的时间就越多,得到的也越少。除非你知道你正在处理的结果图在最后的学术论文中肯定要用到,就不要在对几条曲线修修改改,加以“完善”上下过多功夫,不要浪费这样的时间。同样的道理,把完善参考文献的清单和撰写摘要的工作往后挪。在向论文合作者征求修改意见时,你在最初阶段所等待的,实际上是合作者对论文框架和草稿是否满意。所以,若你对合作者有具体的希望,就应该在论文稿本你所指的地方用彩笔标出。在进入文稿的讨论这一节时,来自非常有经验以及对课题相当熟悉的合作者的意见绝对是很有价值的。作为博士生,我最初写论文时,导师们常常能从我那些未经解释的结果中,萃取出比我可能想到的要多的科学见解。

最后,在你把学术论文投出去之前,多请一些你周围有经验的人读读你的论文。我读博时,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化学系实验室有一位十分热情的高级讲师,他往往会很热情地帮我阅读论文,甚至我的博士论文初稿。给不懂自己专业的人看一看也往往有益,他或她可能会找到几处你不在意的短语错误、造句错误或者用字错误。

  

十二、学术论文的发表

     做好心理准备,学术论文从第一稿到最终被学术期刊接受,就算很快,也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当你为心中已选择的那份学术期刊写成了论文第一稿,又被你的论文合作者认可,那么,你的学术论文可以投出去了。从这时开始,事儿又多起来了。从这个你所选择的学术期刊网站上可以找到“作者指南”,其中往往给出一长串非常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准确性方面绝对算得上过分讲究。但是,你若不能百分之百地满足这些要求,你的论文极有可能在编辑部还没有送给审稿人之前就退了回来,例如,你的论文摘要的字数不符合要求,或者文末参考文献清单的格式是别的学术期刊的格式。要在这件事上做得顶呱呱,你就得十分仔细地阅读几篇近期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写得极差的论文会在被评审之前就遭到退稿,所以,要极其仔细地注意你的每一个句子是否的确表达了一个意思。

     下一步请注意曲线图。如果你从写论文开始还没有把曲线图打印出来过,你可能会在打印时得到一个大大的惊奇,即这些曲线图在打印出来后,完全不像你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那样。除非你已经看到了打印出来的曲线图,否这,决不要花很多时间在计算机屏幕上把曲线图一遍又一遍的“优化”。即使有些刊物可以在线投稿,你也应该检查一下曲线图打印出来后的效果。请记住,是学术期刊的编辑决定曲线图的最终大小,而不是你。对于曲线图,你的任务是把曲线尽可能地画实、画明了、画简单。

     一旦你肯定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稿是一个定稿了,那么下一步是要以导师的名义起草一封给编辑的投稿信,如果导师是你论文中的通信作者。利用写这封信的机会,说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推荐几位审稿人,是合理的。有时候,你甚至可以在信中说明谁不能当本论文的审稿人,比如说某位在与你有竞争关系的学科组工作的科学家。试着向学术期刊编辑用热情但又克制的语句推介你的学术论文。

     时下,绝大多数顶尖学术期刊采用在线投稿系统,这让你从打印若干份文稿又要跑邮局的劳累中解放出来。在线投稿系统往往还有一种功能,可以让你方便地了解自己的论文已到审稿过程的哪一步了。在线投稿的期刊会有对作者的一些各不相同的要求,你照办即可。无需多说的是,在你敲打键盘发送文稿前,一定要把期刊的投稿须知了解清楚,这是你改变主意的最后一个机会。

     在等待若干个星期之后,你会收到审稿人的意见反馈,审稿人通常不是一位。你一定会兴趣盎然的急于阅读所收到的反馈意见,这里给出了审稿人在看了你的论文后,对你的阐述的注解。他们是你的第一批读者,而且是有经验的读者,每一位审稿人都会仔细说明他们对你的工作成果和写作效果的中肯评价。

     与审稿人意见一起,你会收到编辑的一封短信。就像大多数学术论文作者期望的那样,这封短信总是这样表述的:所有的审稿人都认为你的论文对本课题作出了一个重要的贡献,适合本刊读者的兴趣,编辑部决定发表这一论文。即使你收到的编辑来信这样说了,编辑总会同时要求插图做一些改变,或者要求更多的实验,或者几个打字排版方面对错的纠正,或者对其中的一些结果的解释要做些修改。对于一篇被接收的论文,这样的信不是不典型的。你收到接收信是幸运的。有时候,情况比这要差。不管怎么样,你感到有修改的压力。实际上,这也就是要求你花费个把星期,针对来信作出反响,去完成一篇修改后的论文。请把手中的其他活儿放一放,你得到发表的机会很不错了。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就只好开始做重新投稿所需的一切。这肯定不合算。

     编辑来信经常会特别提示审稿人的一些特殊意见。为了使编辑部接收你的论文,你必须回应这些意见,并作出修改。编辑的特别揭示,似乎暗示着审稿人的其他意见不是决定性的——你千万不要这样想。试着回答所有这些意见,至少是极大部分的意见。友好又热情的审稿人常常把自己的意见用数字一条一条编一下,这就方便了作者在一个时间回答一条意见。有的意见十分冗长且

分条,这时你将要艰难地概括出一条一条意见、然后作答。

     这的确是件有压力的工作,你可以把所有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列成一个清单。首先处理那些文字、语法方面的以及比较容易修改的句子。处理这些费不了一二个小时,而且会逐渐增加你的信心:你可以在截止日期以前完成修改工作。然后,开始突击被要求的额外实验以及其他你认为合适的修改。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你,你实际上还有一种权利,即你有不同意审稿人意见的权利。作出这样的辩护、不作相应的修改、论文也发表了的例子是有的。为了安全起见,你要好好检查对于审稿人的每一个修改要点,是否都给出了某种程度的反应。有时候,所谓“反应”,无非是清清楚楚地写明你为什么认为审稿人的意见是不可取的。

     在接到最终的论文被接受的来信后,也许你认为这下可以松口气了,而事实上事情也还没有全部完成。几个星期后,你会被要求对最终清样做一次检查和修改。在这个阶段,把经你校看的清样退回编辑部的时间也就一天左右,若你要作一些小小的修正,就须在24小时以内完成。在完成了审稿人的所有修改意见之后,在最后清样中又发现有一些字、词的欠缺,有时也的确令人有点小小烦恼的感觉。

     有恒心坚持一丝不苟走完以上步骤,并使学术论文得以最终接受的作者们,是令人敬佩的。这个过程有点像一场严酷的战役。

你的学术论文也许不会制造一声“巨响”。但是,你的学术论文在历史上的地位经发表被固定后,你一定会有一种平和的感觉,你终于可以有理由休息一下了。

  

十三、写摘要

     作为一名科学家,你是否意识到在我们之中被广泛阅读而对我们来讲又永远要写的,是摘要?年复一年,全世界的大学生们在进入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出现于他们毕业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信息,几乎全部借助于这些短短的文字。

     你肯定要写论文摘要,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你也许在课堂上学过把论文的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因为它们是这个段落重要信息的所在)摘出来,拼成一段文字。但这不能叫研究性论文的摘要,因为这样做,你不会意识到重要的是写出来你为什么要写这篇学术论文。你也许意识到要写结果,于是你开始寻找论文“结果”一节中的亮点,修修改改,担心自己会不会低估了自己的工作。不管怎么样,你在写摘要方面肯定期盼成功。成功的摘要,就好像以“干果”来展示你的论文精华,使你的科学发现中最有价值的地方闪闪发光。

     写摘要的最终挑战是写好你博士论文的摘要。用500个或者600个字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摘要是有点难度。有时你不得不把6个月的工作,转换成为10来个词,也可能有些结果永远也没有写出来。

     给学术会议的论文写一篇摘要是另一回事。就像作一个论文的墙报展示,这类摘要仅仅是你工作的一种广告,不是供审稿人审看的那种。除非你内心不想让与会者到你的墙报前看,或者不想让他们提一些难回答的问题,你此时的心里,总是想吸引更多的观众。另一方面,你不会让你的摘要如此“干果”以致于预先就把许多秘密公开了,或者暗示了过多的、你可能回答不了或者心里没底的问题。会议论文的摘要通常在会议召开之前数月提交,这时,你更要注意摘要的详略和吸引力。最好的摘要要产生这样的效果:让看完摘要的读者挂心,等待着在会议上与你谈一谈。

     不管你写什么类型的摘要,首先简要地写一到两句关于你研究工作体系的描述。也许还带上最新的基本知识。记住,整个“绪论”部分是不可能被总结的,你只能在全文开始之前压缩或节略你的“故事”的现状。即使是在摘要中,也要严格区分自己的工作以及别人的工作。比如用“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以及“前人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句子以示区别。

     总结出你的发现是什么。这极像你在“结果”一节中所写的情况。记住要指明你所采用的技术。“我们证明x依赖于y”,和“我们用X衍射技术揭示了X依赖于Y”是不一样的。摘要的这一节将形成最主要的部分。你可以在这里填入尽可能多的关键词。通常,学术期刊要你专门提供的关键词个数总会很快被用完。

最后,要用简洁的描述性的术语说明论文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和你的合作者确实相信你们的论文证明了一些新的东西,那么就可以使用黑体字并予以声明。通过阅读摘要里的这段文字而了解你的这个声明的人,将远多于透过阅读全文评估你的声明的人。

  

十四、学术会议

     我们来设想一次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

     早上7点,你发现你在一间陌生的房间里。你清楚你必须起床了,然后你会有一顿饱饱的免费早餐以及你自己选定的长长的、满满的一天会议。你认识到等待你的这一天,是一个有共同兴趣的认识、不认识的同事之间互相往来的忙碌一天。你也意识到你早有一个计划,要从这次会议“萃取”出最大的价值。你记得昨晚你与实验室同来的同事分手后,用一支颜色划线笔,在刚刚得到的会议论文摘要本上作了一些记录。至少,你已经知道了你今早希望聆听的学术报告。在上午茶休间歇,你要决定今天下午你听哪些报告。在当天晚上你试着再决定会议余下几天你的选择。

     现在是上午9点,你在一个巨大的会议厅中与无数双眼睛一起等待着第一个报告人的出现。你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与会者会一直坐在同一个会场直到单元结束,而另一些与会者则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听不同的报告。你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从会议程序册中发现了许多极有意义的研究,以致于你根本不可能像前一拨与会者那样坐在一个会场中一动不动。以往的与会经验告诉你,你不大可能在会议之前就预先知道你将要听哪个报告,总是有一些好主意在你聆听与自己无关课题的某个报告时出现在脑子中。这样的结论告诉你,你需要以极快的速度沿着会议中心长长的走廊,赶上那里的会议厅中下一个报告。而且可以肯定,在会议的这几天中,你无疑会天天重复这样的赶场,而且还要担心时间上不至于迟到。这样做非常刺激,但也稍显压力。你唯一的安慰是,这样做,你总存在于一个确定的目标之中。如果今天一天都要你坐在同一个会场中一动不动,你会感到一丝“恐惧”。在报告进行之间,你会在相应的论文摘要下随时记下一些关键词:你可能还做不到详细记录一些细节,而且你还需要一些时间想清楚报告人这个报告的真正影响。当然,如果你不是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你可能已经试着随时记下你希望问一问报告人的问题,或者在报告人讲完后,主持人要求时,那些需要与报告人讨论的提项。顺便说一句,许多今天的学术大师,当年都曾经是在会议上与报告人认真讨论科学与研究的热心人。

     现在是下午3点半了。你突然眼睛一亮。“说什么呢?”你在心里一叫。这是因为你的耳朵突然在一个报告中听到了什么,你几乎从座位上起来。报告人刚刚展示了你的研究课题核心问题的一束光芒。你马上明白,你必须与这位报告人谈一谈以便了解更多的东西。在下一个茶休时你匆匆吞下一杯速溶咖啡,眼光直盯你要找的那位报告人。但是在这位报告人面前,已经有一些人等待着与他讨论,你不放弃地徘徊着。最终,机会来了,你上前与报告人交谈起来。在做了最为简短的介绍后,你与他开门见山谈到了课题。事实上你们也只有最直截了当地谈一谈的时间,但是你已有了与他的联系。在你向他谈了你的研究工作后,你也许从他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激动的表现。但他已在你回家后需要发电子邮件的新的联系人名单中被放到了最先的位置。眼下,你可能不准备在午餐时再与他讨论了,因为会议安排你的论文作“壁报”展示了。

     现在是会议第二天的晚上,你在“壁报”展示单元上。这样的单元是与许多不同类型的人交往的极好方式。你也许已经预先用了几个茶休时间浏览过几遍展示单元大厅的情况,甚至已经静静地看了几篇所展示的论文了。其实大厅里人也不多,你好好地逛了这个大厅。你记下了一大串大厅展示的论文的编号和作者姓名,或者准备再详细看一下论文,或者要与作者进行交流。你还想着要留意那些来晚的“壁报”展示作者——你知道有些人总是很晚才把他们的“壁报”贴出来。在来到这次会议之前,你已经作了一些准备,记住了与你的论文有所交叉的那些题目和作者。在作“壁报”展示的交流时,有所准备就可能从这类交流中得到较多的收获。在这个晚上,虽然大部分时间你在自己的壁报前准备与前来浏览的与会者作交流,你还是时不时走到别处找你想找的论文作者,与他们取得联系。你想尽可能多地找这样的作者,但你记得也要站在自己的“壁报”前,以便与到你这里来的与会者进行交流,你有义务回答他们的疑问。你尽量使自己离开的时间只是很短一会儿,以便不使自己的“壁报”之前是空的,你注意到的确有一些作者没有到自己的“壁报”前来。你一定想,我不想漏掉任何一个潜在的“壁报”访客,至少我要的就是这些新的联系,他们大多是自己研究课题的同事,以前没有机会熟悉他们,学术会议是极好的机会。如果这次失去讨论自己“壁报”的机会,也就会失去他们对自己论文的反馈以及他们的新鲜主意。

     又过了一天了,这时你在产品展览单元上“逛”。你可能在某个展台前停了一下。你发现许多与会者的“潜规则”似乎是不与展台上的人谈一谈。这些与会者一定认为坐在展台后的人们是做生意的,只是想推销他们的产品。你想,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是对的。但即使是百分之百的贸易展览,他们也会有可以帮助自己的信息。也许,你一两句与这些人的谈话,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但你离开这个展台时,手上已经捧了他们提供的免费试验的仪器以及一些消耗品。

     当然,你遇到的会议会有不同的形式、规模和地方。你不太可能正好遇到与前面描述过的一模一样的场景。但是,不管你最初遇到的学术会议是怎样的情况,在你开会时,极有可能感到像一个局外人似地瞧着会议,这有时可能导致你在会议中寻找并联系那些重要学者时遇到一定的困难。记住,有机会与真正的学者交流对于你成功的一生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出现于讲台上的大人物,你总得首先克服一种称为"讲台恐惧"的心理状况,否则你达不到和他们的交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你的努力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位博士生或第一年的博士后,前往开会的经费经常不难找到。一是交通费,二是注册费。有时会议给博士生是有优惠减免的。如果你能找到机会在这些会议上帮忙,还可能得到差旅费或免注册费的优惠。我带领学科组老师每年组织一次国际会议,参与会议的博士生通过帮助会议了解了会议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要得到不同会议的详情,就要到网站上去看一看。

十五、壁报交流

     有些学术会议有壁报交流单元,特别是一些国际会议。作为一个学者,你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制作你准备张贴的“学术论文”,但对于非科研人员来说,这种壁报式论文与初级中学学生们完成一个课外作业后做成的张贴画可能没有两样。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张贴的学术论文是科学共同体生活形态的本质性组成部分。这些壁报是你科学研究的一种广告,是在你的工作经历中使作为作者的你被同行们早早地认识的有效途径。在会议进入壁报交流单元后,你就会被要求在单元时间内让看壁报的人有机会见到你。对你来说,你要抓住这些陌生人的注意力,最终,他们极有可能在你的研究经历中成为你的同事、你的研究的真诚批评者、那些能够进入你博士论文的观点的提供者,甚至你将来的老板。你看,这些人多重要!

     做张贴论文时,要选择一个短的信息鲜明的标题。对于不是同一个专业领域的人,要决定是否应该看一看你的张贴论文是有点难度的,所以你的论文标题要尽可能地对具有一般兴趣的人产生吸引力。如果你的标题是长长的,想法变短它,变个写法使它是有力的,有生气的。试试再用吸引眼球的总结性文字支持这个标题。用有力的公报式要点使你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既短又十分吸引人。千万不要简单地复制你的摘要。在多数学术会议上,代表们会得到人手一册的摘要论文集。因此,为什么要把这个摘要在壁报单元十分有限的空间资源中又出现一次呢?把摘要提炼提炼,变成一个单一的简单的要点,有利于使自己得到让读者更明确地认识到论文要点的技巧。这样的技能在你工作经历的某些需要推销自己的关键时刻是十分必要的。一边往下写,一边运用这种技巧把你的关键结果解释清楚。不要害怕只能选择性地写你的结果。你想一想,你总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全写入张贴的内容中去的。

     试问,是什么使你的好文章罩上了阴影,使你的壁报论文看起来不好?下一次你再参加学术会议,多巡视巡视壁报单元,找一找制作成功张贴论文的一般做法。最令人痛苦的错误,是在张贴论文内容中,一段接着一段地填入文本中那些无法让人集中注意力且又让人心烦的文字。试想,如果读者真的对这些文字那样的感兴趣,他们肯定会向你要论文的全文或更为详细的方法。你认为你的同行们肯定会需要你所写的这些信息。但是他们真的会在张贴的论文前认真读起来吗?如果不会,又为什么要包括这些内容呢?人们的大脑倾向于忽略大块的一时难以明白的文本语言,用照片或示意图来表述自己的意思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在无法避免使用文字的场合下,把一段一段的文字删改成要点表达的形式。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中这是你需要掌握的好技能之一。多注意商业性广告是如何使用少量的文字和极高吸引力的形象设计来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如果你在壁报交流单元上的张贴论文,仅仅是粘贴在架子上的学术论文全文,只能引起非常微弱的注意。千万不要这样做。

     在博士生的张贴论文的最底部,常常会有“进一步的工作”这个短词组。这个词组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我幸运,有那么一天我会到达那里”。眼下许多学者已经不这么写了,他们往往在张贴论文中用“当前的工作”来代替,哪怕这个工作真的要开始,也只是在几个星期之后。“当前”一词听起来更好,它表示从实验的角度看你正在精力充沛地行动着。而“进一步的”则恰恰意味着你还没有开始这项工作。像这样的思考多几个,你可以把自己保守的张贴论文变成一个非常主动的论文。

     把论文内容考虑好以后,要认真筹划张贴论文的表现形式。先看一看会议给这个张贴论文有多少面积?当然你的论文贴上后,既不要贴到邻居的板上去,也不要有一块底部的板面是空白的。有的软件能做出非常漂亮的张贴论文,那就使用这样的软件。张贴论文的每一单元的内容要打印出独立的效果,不要彼此不分。也不要打印得满满的。单元的边缘、论文的边缘都留点空。事实上,没有文字时也在表达意思。因此,整个张贴论文的边缘可以留40 mm,每个单元边缘可以留15 mm。色彩要协调,其布置不要怪怪的。多用框图,并且使每一个框图排列出来后,像在讲个故事似的。甚至在必要时标上序码。把每个框图的底边对齐,

对齐给人以“错误”的感觉。眼光顺,读者喜,也容易让读者对你的研究成果留下较深刻印象。

     一旦你的全部论文也要排好,打印出一份效果来是必要的。计算机中的安排,在打印出来后,特别是在张贴以后,会产生十分不同的最终效果。贴上后,你不妨多招呼一些人给你指点指点。

     最终把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内容,打印成一个单张的壁报。这样做,在有新的结果时,修改起来不容易,这是事实。但整张的论文看起来比一张一张贴上去的壁报专业性更强一些。更容易得到好评。如果你这样做了,在下一次会议上,你可能看到某些张贴论文时,你会说他们做得不成熟。

     现在你到了会议上,注意把你的张贴论文早早贴出来。这就是你的广告啊。也许,星期三那天在你的论文前指指点点的那些科学家,到了星期四晚上邀请你跟他聊一聊。那时,你什么感觉?

     一旦你的张贴论文已经排好,打印出一份看一看效果是必要的。计算机中的安排与打印出来后的效果会是十分的不同。你在计算机面前认为足够大的安排,在打印成张贴论文实际大小时会变得小小的。特别是在贴上后从1 m远处观看时会感到不清楚也不舒服。在这种效果图贴上后,你不妨多招呼一些人给你指点指点。

     如果科研经费允许,你可以把张贴论文打印成一个单张的壁报,并做个“敷膜”看起来光亮。这样做,在有新的结果时,修改起来不容易,这是事实。但整张的论文看起来比一张一张贴上去的壁报专业性更强一些,更容易得到好评。如果你这样做了,在下一次会议上,你在看到某些张贴论文时,可能会说他们做得不成熟。

     现在你到了会议上,注意把你的张贴论文早早贴出来。这就是你的广告啊。也许,星期三那天在你的论文前指指点点的那些科学家,到了星期四晚上邀请你跟他聊一聊。那时,你什么感觉?

十六、博士论文的撰写

     我知道你会很重视写好自己的博士论文。有的博士生会担心自己写不好这篇论文。写好博士论文是容易还是不容易?就我自己而言,一方面我在开始撰写时,已经与导师合作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至少14篇论文;另一方面英国利兹大学化学院的图书阅览室保存了该学院历年的博士论文,使我有机会看到许多优秀博士论文是怎样写的,这样一来,我花了大约三个月写出了博士论文。

     经过三年的辛勤研究,眼看自己人生中挣第一个月工资也就几个月之遥的事了,你在撰写博士论文之初肯定稍有激动,就像一个即将出生的婴儿在母腹中的躁动。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拿出一个关于方法的决定,也就是如何统筹自己三年来已经得到的研究,以及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也许,你还有一些不曾发表的历年研究进展报告和总结。甚至还会有几篇写了一半又丢掉不写的学术论文。这些文件和结果,极大多数以电子版本存在你的计算机中了。你现在需要的是一次性地把所有这些扫视一遍。对博士论文有用的,或者没用的,要有十分清楚的分类或鉴别。特别是你桌子上一大堆文本式的或者复印来的资料,一定要扫视一遍。这些一次性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快速地清除撰写博士论文时的多余之物,且把有用之物变成电子文档。你一份一份地把它们拣出来,看看它,作出一个决定,然后把它放到写博士论文时需要它的那个位置。做完这事,你的博士论文大概已完成一半。

     现在你要做的是图和表。图和表分开做,一个一个做。对每一个图表,都应准确地说明你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对图对表的这些解释作为图和表的标题或者说明。稍后,它们也就是你博士论文中“结果”那个章节的基础。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你手中与博士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是必要的。试着把你从每一篇论文中已经得到的,再萃取一次(不是简单抄录),你所需要的经常就是一个简短的句子,然后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中。这种类似我当年插队时春节前在田里挖荸荠的工作看起来是一条长长的路。但当你最终回过头来突击这个章节时,只需把这些句子串成一个段落一个段落。这看起来粗劣,但有效。

     你会担心在把大段落变为一个一个小段落时你的撰写会被耽搁。请你记住,解决方案只有一个:接着写吧!一旦你进入撰写博士论文的旅行之途,你肯定会越来越喜悦,因为你越来越专心。你的方法也会多起来。你当然可以先撰写你最熟悉的那一部分。如果你已经发表过学术论文,那就更好,你可以拿一把剪刀简单地剪下你要的句子和段落。我其实就是这么写的博士论文。很快你会忘掉最初极有可能想象的从乱划乱涂的“高见”开始写作自己的博士论文的景象。这种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惰性。任何一篇文字,甚至只有你自己读过的文字,现在都是宝贵的。即使只为了一个句子,你也可以拿起剪刀来,用好这句话。有时你会发现,一年前闲时写下的一句话,正是你在博士论文中等待的一个难得的亮点。

     上述工作在计算机中做起来要求计算机可以同时打开6个甚至更多的文件。记住随时储存写作中所作的修改或增删。

     你在撰写时最容易发生又不该发生的现象,是过快地进入处理大量非常非常具体的细节。琐事常常导致转移目标。插图最容易让人进入浪费时间的陷阱。为了让一个插图变成你想象中更完美的状态,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浪费了45个小时。有一点显然你是知道的:你的图、表在导师审看时可能会被改动,有时甚至是大的改动。所以,没有必要搞得过于“完美”,当你修改又修改时,要猛然回头。如果你真有过这样的情况,那么可以说你在博士研究工作中把有选择的结果转换成图和表时,只是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胜利”体验而已。要知道,这只是开头,只是最容易的一件事。很快,你博士论文中难啃的骨头就出现了。这块难啃的骨头不是你得到的结果本身,而是你准备如何“说”这些结果。不会解释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是许多博士生的“痛处”。而这一步恰恰就是你的博士论文能够受到导师和同行赞许的最后一步。(待续)

  

《科技导报》2007年第25卷第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