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型人才的要素

作者:dly(2023-09-07)

保证创造力的要素

[摘自 []海纳特著《创造力》陈钢材译]


(一)不受利已主义的干扰  (二)不受冲突的干扰  (三)不受紧张刺激干扰  (四)减少信息的必要性  (五)与对象的同一  (六)集体和对话的必要性  (七)分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综合


一、不受利已主义的干扰
     
克服自身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限制与障碍,是产生创造行为的不可缺少和最重要的前提。没有最低限度的内心自由决不可能产生创造力。有关创造力的研究表明,利已主义不仅危险,而且诱惑人,因此必须战胜和扫除它。
   
自我障碍会造成极端利已主义和自我欣赏式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必须清除自我障碍。但不必放弃健康的利已主义。权力欲、占有欲、自以为是、想出名的虚荣心等,无非是强化、坚持和贯彻过高的自我要求。莱尔施称之为个别自我的变异。麦茨格尔用下面的话提醒人们注意这种利已主义与无能获得创造成就之间的关系:“争夺权力、追求名望、畏惧他人、害怕威望受到哪怕最微不足道的损失,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可能就是扼杀思想的力量。
   
今天,在学校依然存在着比赛之风,无疑,用这种方法肯定会取得优良的单科成绩,却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而且这好成绩对集体气氛不利,影响集体创造力的发挥。娇宠惯了的儿童很难放弃他的自我要求,因而被引入一种无创造力的状态之中。
坚定的自信,相信自己能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能考虑周密,是抵抗自我发生病变的很好基础。


二、不受冲突的干扰
    
为了给创造力的发展铺平道路,必须克服冲突、畏惧和顾忌的干扰,这是创造过程的特征。
人总是免不了与大大小小的冲突打交道,但解决冲突的困难却因人而异。吕克尔特(·-R·Luckert)之所以把人称作具有冲突的生物,是想借此说明,每个人都能够忍受冲突和挫折,而不是每每都做出进攻和受挫折的反应。
    
克服畏惧心理也是发挥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担心自已让人失望、怕冒风险、不敢坚持真理,害怕公众舆论的压力是畏惧心理的通常表现。但是,一定强度的畏惧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阻碍创造成就的产生。畏惧心理有时能够使人有所发现,以便克服他自身的畏惧。况且,完全解除畏惧心理是永远不会成功的;畏惧心理也是一个积极的报警信号,起着信号作用。
    
学校调查的结果表明,害怕考试、害怕教师的评语或者同学的嘲笑都会影响成绩以至完不成学校任务。学校应该从不必要的畏惧压力下解放出来。
    
克服畏惧心理有一项措施,很值得注意。看过学生演出的人知道,胆小的孩子确实可以在演戏中渐渐地摆脱自身的畏惧。舞台演出消除了胆怯的拘束心理,打开了通往取得与本人才能相符的创造成绩的道路。
    
许多创造力研究者都认为表演是促发创造行为的工具。托伦斯在调查中让胆小的儿童克服了自身的拘束心理,他给他们一块魔布巾,用它把自己变成其他的形状或人物。在成功的那一瞬间,他们觉得自己不再害怕了,显示了做出成绩的能力,而这些成绩是人们事先根本不相信他们能做出的。沃尔施莱格也报道过,如果给孩子们分配他们扮演的角色,那么,在表演的状态下,拘束心理和自卑感觉都会消失。这样来激发创造力总会使儿童感到高兴;他开始信任自己的想象力,相信自己会做出成绩。
    
减少顾忌也同样是发挥创造力的基本前提。本职和非本职义务、对一致性的要求和工作量的压力都会明显地限制创造行为的范围。有时为了不受拘束,在生活中更多地采取游戏的基本态度就行了。
  

三、不受紧张刺激干扰
    
除了自私、冲突这些阻碍创造力的内在因素之外,还存在某些外在因素。在紧张刺激下,人容易听凭外界要求的摆布。为了尽快摆脱负担,他的行为变成了刻板、机械的反应模式。不少调查结果证实,紧张刺激会阻碍创造力(克龙巴赫麦茨格尔、迈尔克)。如果我们全力投入工作,一味追求专业上的成功,那么就没有多少创造灵感的余地了。我们就会成为要求和时间压力的对象,而不是握有主权的行动主体。紧张刺激的状况常常使人失去清醒的头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人反应带有冲动性和攻击性。在教育中,紧张刺激的状况往往是由于权威式教育的过高要求造成的。
    
通常,不是由于工作过多形成紧张刺激,而是由于意识到这些工作毫无意义的作用所致。这里有必要区别紧张刺激的客观现实和主观作用。只有对其任务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坚信不移的人,不把职业看作是工作而理解为天职的人,才能战胜哪怕是异乎寻常的紧张刺激,同时又不明显地限制他们的创造力。这方面,西方思想史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范例。天才人物,米开朗基罗、但丁、贝多芬等都在遭受极度挫折的情况下做出了属于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成就。马迪(S·RMaddi)提出,那些伟大的文化成就正是在紧张刺激的状况下做出的,他毅然驳斥那种认为创造成就只能在无紧张刺激状况下产生的看法,并称这种看法为无稽之谈。这样我们可以假定,无论有无紧张刺激的状况都有助于创造行为。与长期的紧张刺激状况作斗争看来是创造力很强的人物的一个特征。不能排斥这种可性,即恰恰是冲突、不幸的生活和多的命运才使那些卓越的创造成就成为可能。


四、减少信息的必要性
   
今天,人们面临着一大堆不能再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扰乱心灵又转移方向,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减少信息量就具有特别的意义。信息过多了,除了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代价外,还会带来创造力的损失。在我们这个文明时代的某些人身上,我们已经发现某些反常的现象,如电视癖,它如此地支配这个人,以致于他在业余时间里放弃他的业余时间。要是有人意识到大多数信息不仅无益地消费时间,而且还加重大脑的负担,他就会明白,在这样的前提下是不允许对创造活动再抱期望的。
英国广播公司(伦敦BBC)的一次询问证明,过多地看电视会产生下列值得注意的伴随现象:自信心减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迅速减少以及创造力被毁灭。在长期观看电视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个性变化将是必然的。
    
因此,面对持续的刺激泛滥必须提出减少信息的要求。只有下意识和理智地不受信息的干扰,才有可能找到深思和自省的时间。许多同时代的人都知道,随着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日增,人被操纵的趋势也变得明显起来。
为了促进儿童的创造力,看电视是特别值得重视的,然而不加控制地把各种节目都塞给儿童看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应该考虑到,只有维持合适的量,儿童的想象力才能有显著的激发和提高。一项美国的调查表明,六岁女孩每周平均有十五个小时,男孩有十一个小时是在电视荧光屏前度过的,联邦德国的对比数字稍低些,但可以肯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周末看十七八个小时电视的绝不是少数。某些孩子生周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跟上课时间一样多(笔者的调查)。

  
五、与对象的同一
    
要把动机动力完全集中在思维的对象上,直到为它忘我地工作,将它与自我视为同一。惊讶、提问和怀疑属于创造行为的基本态度。看和听的能力将会重新得到发现。

  

六、集体和对话的必要性
    
迄今为止,创造力的个性心理学部分一直是创造力研究的中心。最近几年里,有一种观点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即认为实现创造的条件蕴于集体之中。只有当集体动力的最佳条件形成,集体的每个成员互相承认并一起以促进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为行动准则时,集体的创造过程才可能实现。后面还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创造行为需要彼此的对话。对话有助于准确地表达和校正自己的思想,而且会阻止我向灵感和自恋灵感占据上风。
  

七、分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综合
    
在其它的见解面前还须提出这么一种观点,即分散思维只有同辐合思维综合起来才有现实基础,对社会有益。富有创造力的人并不是那些占有最大限度业余时间的纨绔子弟或花花公子,而是那些人,他们的思维灵活地游于艰难刻苦的思维和创造灵感需要的闲暇之间。创造的平衡,思维规律和自由灵感间、专心制做和任意想象间、批判和反批判间、劳动态度和娱乐态度间、紧张劳动和深思反省间的和谐对位,标志着创造个性。我们可把这种灵活性称作创造意识。
    
吉尔福德的观点亦相同:也许我们正需要训练分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之间的协调……

[摘自[]]海纳特著《创造力》陈钢材译]